在蒙特梭利教育的三角中,學生、準備好的環境與準備好的大人,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準備好的環境」不僅僅是指教室內的物理布置,更是指一個配合學生發展階段需求所精心設計,且必須能接軌真實社會的環境。因為,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讓孩子能適應這個真實的世界,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在地生活於其中。
![]() 夜宿在廟旁的廊亭之下, 這一夜我們可是有起來守夜。 然而,僅僅在校園內接觸自然與經過篩選的環境,還是不夠的。孩子們終將要踏入更廣闊、更複雜的真實世界。 為了讓孩子逐步接觸並適應這個世界,我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主題課程:登山,讓孩子去認識台灣超過七成面積、卻不常被親近的自然環境;移地教學,引導他們到不同的場域,認識不同的人群、學習與工作文化;而流浪,則是一項更為極致的挑戰,要求孩子僅運用最基本的資源,深入真實社會,學習與陌生人打交道。 孩子們平常生活在家中,食衣住行大多由家長妥善打理,他們習慣了在父母的「防護罩」下生活,與外界的直接溝通相對較少。因此,真實的世界對許多孩子來說,其實是既陌生又充滿潛在恐懼的,特別是擔心與陌生人交流時,不知道對方會有什麼樣的回應。除此之外,流浪途中每天晚上不知道可以住在哪裡,也是一種真實的壓力來源。 但是,這個真實的世界是真的那麼恐怖嗎? 教育現場不可能也無法完全將真實世界的一切照單全收地帶進來。因此,如何以一種有策略、有支持的方式,讓孩子在安全的探索中逐步適應這個世界,成為了我們教育者最重要的課題。一心書苑的「流浪」課程,正是在這個課題下的深刻實踐。 「流浪」的經驗告訴我們,它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也充滿了善意和無限的可能性。一心書苑的「流浪」課程,正是一種特別而有力量的「準備好的環境」。它並不是將真實世界變得溫室化或理想化,而是在精心設計的支持框架下(例如行前引導、安全評估、以及老師作為後盾的存在),賦予孩子走進真實洪流的勇氣。每一次的尋求協助、每一次的成功溝通、每一次對未知環境的適應,都在深刻地鍛鍊他們的應變能力、人際互動能力和心理韌性。當他們帶著這些在「流浪」中真實習得的能力回到校園,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將逐漸被自信所取代,更加從容不迫地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在且有能力地生活於真實的世界。這也正是「準備好的環境」最終希望幫助孩子達成的目標:不僅在校園內安然成長,更能勇敢且自在地,與廣闊的世界連結共好。 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每一天的流浪,請參考以下連結: |
出發前我一直在猶豫要騎單車還是繼續擔任保姆車的角色騎機車,然後腦海中浮現了我騎在最後面追趕學生的畫面哈哈!畢竟他們正值體力好的年紀。 這次我仍騎機車在最後保護大家,一路上看著每個人努力地往前騎還是很有感,尤其花東的環島1號線最多的就是各種上下坡,我都在想小學生們騎完一個坡之後內心應該是鬆了一口氣,但接著又迎來上坡的心情應該是五味雜陳!
在資訊繁忙的網路時代,能夠擁有將專注力完全回到自己和周遭人的時刻特別珍貴。流浪的時候有更多時間和自己與同行的人相處,因為持續向前是我們的唯一目標,沒有心思做其他事,生活容易回到簡單,簡單就讓人感到平靜,更容易留心周圍的風景。 途中讓我想起我經常給自己很多選擇,然後有時候變成無法選擇,因為每個都想要,如果沒有保持警醒,去注意到自己選擇的是真正想要的還是隨波逐流,就很容易感覺疲憊。在流浪的時候因為目標很明確所以讓我的心態感到輕鬆,並更能享受當下。
有件我印象最深刻的事,當我們從瑞穗搭區間車要前往玉里,需要牽腳踏車過月台,在搭乘電梯時有學生找不到電梯按鈕,其他兩位學生著急地說「按鈕就在那裡為什麼看不到,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這時我剛好牽車走過來。連我不是當事人都覺得不舒服,更何況是被批評的同學。當下我認為需要馬上處理,但又需要考量雙方的心情,這是在我成為老師以後最常遇到且需要運用智慧來處理的狀況。 我先是和批評人的學生對話,先同理他剛剛很著急因為要趕到其他月台的心情,並告訴他另一位同學也是,如果這時候他已經很著急又被同學批評謾罵,如果是你一定也不喜歡,他靜靜聽我說。接著我問他等等能跟對方道歉嗎?他點點頭。這位學生在許多時候即使有錯在先也不一定願意承認和道歉,但這次他的反應不太一樣。同理當事人,引導他們換位思考,並練習為自己做的行為負責,就是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 我的角色是老師,我當然很希望學生在每次的衝突中都可以去理解前因後果,然後練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練習尊重。但時常事與願違,因為哪一天這位學生開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夠為自己負責的時間點你無法預測,但這件事又是如此地重要! 我不時還是會執著在自己沒有特別專長的學科科目,當有人問我教授什麼我總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在教學生如何好好說話、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何把環境打掃乾淨、如何去理解別人、如何有耐心地等待等等,我經常教這些。我也從我負責的專題課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更多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與熱情,這些都是無形的,並不會在成績單上看到具體的分數,它是直接呈現在每個孩子身上,教育的結果會直接由孩子展現出來,因此現今教育努力的方向與成效,都是顯現在每個人身上,不論是小孩或是成人。你在努力的方向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嗎?這個問題值得大家重新思考! |
![]() 這類的旅行是帶學接觸大自然、真實世界的最好機會,去年10月他們來訪問我們,明年9月換我們過去。 這又將是一個嶄新的經驗。 雖然目前世界局勢動盪,但是在我們能力範圍內,協助孩子對這個世界進行更多的探索,也同時探索我們的內在,都是我們時時刻刻需要進行的教育工程。 |
![]() |
![]() | 一心書苑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團體 email:yixingedu@gmail.com 地點:壯圍國中(263宜蘭縣壯圍鄉富祥路588號) 歡迎加入【一心書苑粉絲專頁】 ![]() ![]() |